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0的文章

BANDAI HGBF 1/144 Lightning Z Gundam 電光Z鋼彈

圖片
原本是雜誌作例,只有出mg的gk改造套件的naoki改造版本的z鋼彈終於扶正變成萬代本家的套件。 這次的套件化真的是讓人意外,在鋼彈創鬥者try最終回只登場過一次,就讓人印象深刻。 這次的套件捨棄了變形機構,取而代之的是弓箭模式,不過在這就沒展現出來,簡單來說就是背後的翅膀與盾牌合體成一把大型弓箭作為必殺技使用。 全體的可動很像是新生zeta的概念在,全身基本有簡易骨架,誠意滿點,造型的銳利感和質量沒什麼可以挑剔的。   造型,可動,份量,價格都是水準上的套件,取消了變形機構很可惜,但也不會成為他扣分的因素,是個很推薦入的套件。

BANDAI OO 1/100 Over Flag 超越旗幟式

圖片
我好想見你啊鋼彈!我相信有看過鋼彈oo的人都會對劇中名為葛拉漢的人物有這這樣的印象,以身為處女座驕傲的男人,堅持駕駛flag打倒鋼彈為部下報仇,說他是鋼彈oo的裏主角都不為過。 全身用黑底打海軍藍做層次,這體態也不用出mg了,可動也夠用,又可以完全變形,透明零件也給足,不愧是號稱當年日幣最貴時期的套件。 光是完全變形之外,戰機模式也充分的將機身修長而且壓低機身,是我認為十足的接近mg風格的套件,非常推薦,希望有朝一年可以看到兼用的gn flag可以登場,線上限定我也買單。

BANDAI MG 1/100 Gundam Spiegel 明鏡鋼彈

圖片
我認為這是機動武鬥傳四款mg中做最好看的。 我記得國中時看到強棒Sd月刊的情報刊登最新的mg是神威鋼彈時高興到爽翻,那時沒有什麼網路消息,上網還是撥接,關於模型類的情報大多來自月刊雜誌,萬萬沒想到多年後的今天,機動武鬥傳mg化的也還是只停留在這四支。 當時主打全骨架且可以做出抱胸姿勢驚豔到了許多玩家,也為未來的mg打下了一個足以影響未來鋼普拉界的基礎。    這款明鏡鋼彈是由新德國代表,修巴魯茲駕駛的,故事後期才發現真實身分是主角多蒙的哥哥恭治的記憶複製體。最終犧牲自己與惡魔鋼彈一起承受石破天驚拳結束了機動武鬥傳倒數第二章。 機體與神威鋼彈及大師鋼彈一樣使用同個骨架,我還記得當時雜誌上說這是零式骨架(笑,整體組裝的手感確實像極了pg天使鋼彈,部分零件採用現在少見的軟膠材質。 可動方面雖然不及現代,但足夠使用了,各個關節配置優秀可惜柔軟度不佳,但不是大問題。 造型上我認為是四款內最好看的,除了細節之外以現在的眼光看也足夠優秀。 拳頭使用軟膠材質,略過沒上色,但造型佳,附的款式也很豐富。 是一款很棒的套件,但可惜角色知名度不高,且已有相當年代,普遍玩家都略過了他,如果你喜歡機動武鬥傳的話這款很推薦入手的。

BANDAI Legend BB MUSHA GODMARU FINAL DECISIVE BATTLE Ver. 武者號斗丸 最終決戰裝備

圖片
大將軍一家的次子,舞威丸的最終型態當時有點意外居然會由這支代表烈光一家人首戰LBB系列。 小編最喜歡這時期設計的BB戰士,從地上最強篇開始圍繞著天宮之國的傳奇系列。 武者號斗丸作為超機動大將軍篇的主角比起飛驅鳥更讓小編喜歡,在當時舊版BB戰士的套件就已經有黑科技般的結構,除了當時技術以及審美觀不及現代以外,爆熱之陣的變形可是達到了無插替就可以做到完全變形,可以說是一款傳奇套件。 此版本是最終決戰模式,除了爆熱之陣之外還裝上了三種天界神器,在當年的套件中要湊到這型態必須要另外購買機動武神天鎧王、羽荒斗頑馱無、武零斗頑馱無這三款才做的出來,如今在Lbb的限定套件內就可以做到,雖然掛線上限定但就是讓人有又愛又恨的感覺。 背後的翅膀黑線的補色是最麻煩的,但仔細處理完很有效果。 稍微差替一下也是可以重現普通模式。 背後的雙刀仔細補色真的很好看。  當年的BB戰士主打的高可動就是用這種動作做宣傳,當時真的很可愛。 整體來說無論是普通版或者是限定版都是值得入手的一款優質套件,尤其是神威鋼彈的粉絲更推薦,你會看到身上的花紋根本是以紅心王的標誌當作基底去設計,希望未來所有的三烈神和大將軍都可以出在這系列上。

BANDAI SD EX Standand Gundam Exia 能天使鋼彈

圖片
這系列出了目前十幾支下來,除了初剛之外,比例抓的最好看的我自己認為是這款能天使鋼彈,但也是數一數二難搞的。 此系列最大的詬病不是在偷膠,而是全身基本上只有單一色,所以上半身胸口的部分可想而知,原始套件是整個給你藍色,其餘的是使用補色貼紙。 整體可動基本簡單,但也就足夠擺出招牌姿勢了。 整體來說造型帥氣,如果塗裝功力有到位的話是一款不錯的套件,但如果是素組真心不推薦,但是一個很好的上色練習素材。

BANDAI RE 1/100 Gun Ez 鋼伊吉

圖片
平成第一部Tv作品v鋼彈中的量產機鋼伊吉,自己對他最有印象的就是在機器人大戰alpha中前期的主力機體,但經過了多年還是不太認識他,只記得駕駛員都是女生,然後每位便當發的不手軟。 武裝附有跟v2鋼彈一樣的光束槍之外還有脖子旁的導彈艙跟火箭筒,以及一面光束盾,這邊只使用火箭筒及步槍作為武裝展示。 整體套件個人主觀來講滿意度足夠,缺點就是因為是小型化機體,訂價卻跟同系列偏大型的機體差不多定價,以體型大小會讓人有點覺得這麼小隻單價意外挺高的。 扛起雙砲全裝備感很棒,套件本身只有附一管,這邊用的第二管是使用Gun Blaster 內附屬的,改天再來分享他。 可動方面依然優秀,高跪姿沒問題,身體的體態也是非常順眼,美中不足的還是小型化機體與價格的份量差別,但真的是款不錯的套件。 整體來說表現優秀(除了單價),其餘以同系列來講我認為有在前三名以內的表現,可想而之這素體的衍生機體一定是一狗票的,像是基本的GUN Blaster之外,陸戰型以及其他編隊的特裝色一定是排隊等著放限定商店販售。

BANDAI PG 1/60 Perfect Strike Gundam 完美型攻擊鋼彈

圖片
說到現在為止最棒的PG是誰,其實問很多玩家十個大概會有五六個會說是PG攻擊鋼彈吧?? 就算是目前最新的PG獨角獸鋼彈,其實組裝上還是有攻擊鋼彈的影子在,從2004年底發售至今已經過了16年,這款套件某方面來講也是樹立了一個沒有辦法超越的高牆,說明書設定搞上的劍裝和炮裝終於在2020年初實體化呈現給大家,但說真的表現起來也只是差強人意。不是說造型不好,而是PG規格來講少了點甚麼? 全部裝備背上去的設定據說以前就有想過,第一次登場應該是在BB戰士裡面被稱為超級攻擊鋼彈,說真的那套件到現在也是一款經典,有機會也來分享那套模型。 而真正令人印象的登場是在鋼彈SEED十周年的HD REMASTER動畫版本,故事中段的歐普攻防戰中由小編最喜歡的穆拉佛拉卡首次駕駛的時候實裝,仔細想想那話真的是誠意十足。 本體是使用2004年發行的版本,2020年初有推出同捆包,但那款同捆包的本體採用大量新規外裝甲,造型跟2004年版有做更加細節化處理。但對小編來講2004年版就足夠帥氣了。 背後的四顆電池設定上是為了應對同時掛載三套裝備需要龐大的用電量所新設定的,當時設定搞出來還有人以為是感應炮(笑 原本還在不滿意為什麼翔翼背包不採用MG一樣的變形機構,但實際製作後發現確實不採用變形機構是正確的,因為那個部分是需要可以支撐三套裝備重量的接點,採用變形機構可能背包沒幾下就垮了,如果真的想呈現好看的翔翼裝備還是建議再買一台PG空中霸者比較好。 底座上放著的大型實體劍是要購買2004年版攻擊鋼彈才有附的,讓這套武裝更完整豐富。 全套裝備裝上去之後可惜的點就是浪費了原本素體的超高可動,支撐架無論是內附的或者是額外購買的在全套裝備上去後穩定性不太好,但藉著2004年超前設計的本體以及帥到沒朋友的後追加裝備來說,這款套件可以說是萬代最後送給攻擊鋼彈粉絲的禮物吧.......